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知識大全 - 腸套疊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兒童保健

腸套疊

一段腸管套入其遠端或近端的腸腔內,使該段腸壁重疊並擁塞於腸腔,稱為腸套疊,其發生常與腸管解剖特點(如盲腸活動度過大)病理因素(如息肉、腫瘤)以及腸功能失調、蠕動異常有關。腸套疊是小兒常見的急腹症之一,多見於4~10個月的嬰兒。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漸降低。

病 因

1、 絕大多數嬰兒腸套疊病例的病因不清,主要為嬰幼兒,亦稱原發性腸套疊;

2、 僅5%的病例有明顯的機械因素,如美克爾憩室、腸息肉、腸壁腫瘤和血腫等,多為年長兒,亦稱繼發性腸套疊。

由於腸蠕動失去正常節律性,腸環肌發生持續性局部痙攣,腸近端劇烈蠕動,遂將痙攣的腸段推人遠端腸腔內。發生腸套疊的常見誘因如下:

(l)解剖特點:嬰兒時期回盲部系膜尚未固定完善,致使回盲部游動度過大,易發生腸套疊。

(2)腸蠕動紊亂:當小兒發生腹瀉、發熱或飲食改變時,均能引起腸蠕動不協調,導致腸套疊。

(3)病毒感染:有些學者認為小兒腸套疊的發生與腺病毒感染有關,因為腺病毒感染時,回盲部腸壁淋巴組織發生炎性增殖,鄰近腸系膜淋巴結也發生腫大,壓迫腸管;同時腺病毒感染時,腸運動機能常發生紊亂,使小兒易於發生腸套疊。

(4)蛔蟲感染:蛔蟲所產生的毒素能刺激腸管,引起腸蠕動紊亂,從而導致腸套疊。

臨床表現

本病80%發生於二歲以內的兒童,發病突然,主要表現:腹痛、嘔吐、便血、腹部"臘腸樣包塊"。

1.陣發性腹痛:腹痛突然發生,疼痛時病孩面色蒼白,出汗,下肢屈曲,有些病兒並不啼哭,表現煩躁不安,持續數分鐘而突然安靜,玩喜如常,但不久後上述情況又重複出現。

2.嘔吐:腹痛發作以後即出現,初起較頻繁,隨後可減輕,吐出物多為胃內容物。患兒常拒絕哺乳或拒食。到後期如發展為完全性腸梗阻時,常見嘔吐物為糞便樣帶有臭味。

3.便血:為嬰兒腸套迭的特徵。發病後6~12小時,就可出現紫紅色或"豬肝色"大便,並有粘液。直腸指診指套上可染血跡,有時可觸到套迭之頭部。

4.腹部包塊:在病兒安靜或熟睡時,腹壁鬆弛情況下,在腹部可摸到"臘腸樣"的腫塊,如為回盲型,則腫塊多在右上腹部或腹中部,表面光滑,稍可移動,腹痛發作時,腫塊明顯,腸鳴音亢進,右下腹有"空虛感"。但在就診較晚的病兒,由於明顯腹脹或腹膜炎存在而使腫塊不易捫清。

診斷

凡健康嬰幼兒突然發生陣發性腹痛、嘔吐,伴有血便和捫到腹部包塊者即可確診。

早期腸套疊在未排出血便前應作直腸指檢。

對於診斷比較困難的早期病兒,如一般情況較好,且無腸壞死徵象,可酌情進行低壓鋇劑灌腸,灌腸時,其壓力以不超過130厘米水柱(約三市尺高度)為完全,如發現有"杯口狀"X線徵象,則可進一步證明為腸套迭。

在鑒別診斷中必須除外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急性闌尾炎、出血性腸炎、腸蛔蟲症、過敏性紫瘢、流行性出血熱(急腹症型)等。

治療

1. 非手術治療:適用於病程在48小時內的原發性回結腸型和結腸型腸套疊、一般狀況較好、無明顯腹脹及腹膜刺激症狀者。

臨床最常使用的為灌腸復位法。嬰兒急性腸套迭,早期可應用空氣或氧氣及鋇劑灌腸法促使已套迭的腸管復位。開始用低壓灌腸法,灌腸筒內鋇劑液平面一般放在高出於體位水平線80~90厘米,緩緩注入,注入壓力最高不應超過130厘米水柱。

但發病已超過48小時,疑有腸壞死者或一般情況較差的病兒,不宜採用此法。

2. 手術治療: 空氣或鋇液灌腸失敗或發生腸穿孔、或腸套疊超過48~72小時、或雖然時間不長而病情嚴重疑有腸壞死者、以及小腸型腸套疊,均需手術治療。根據病情選擇術式,如腸套疊復位術、腸切除吻合術或腸造瘺術等。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health_3.php?id=7004&s=1225246151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