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改變生活:盤點一戰戰鬥中發明的日常必需品
每一場戰爭都給人類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痕,但它們又在無意中刺激了科技、醫療的飛躍,並催生著各種創意。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許多日用品,正是100年前那場世界大戰留下的紀念品。
拉鏈
在你「咻」一聲拉起夾克衫、手提包開口、連衣裙背上等各種拉鏈時,有沒有想過拉鏈發明之前,人們是怎麼對付這些東西的?那時,大家每天都得花大量時間跟綁帶、鉤子、扣子、扣眼等做搏鬥,並絞盡腦汁地試圖發明出更簡便的組合方式。
19世紀末,美國機械銷售員懷康博·裘德森(WhitcombJudson)再也受不了了。因為當時很流行一種高筒靴,但他每次穿的時候都要花上半輩子時間來綁靴帶,非常令人崩潰。於是,裘德森開始嘗試用兩排佈滿扣在一起的「牙齒」的帶子來代替綁帶,並把這種配件縫在了自己的靴子上,取名「緊扣鎖(clasp-locker)」。不過,這跟今天的拉鏈還有點距離,它們粗大、笨拙而且容易卡死在布料上,又常常莫名其妙地繃開,所以面世後並沒有得到太大推廣。直到裘德森在1909年去世,他也沒聽過Zipper的大名並看到它的成功。
1906年,從瑞典移民美國的吉德昂·桑貝克(GideonSundback)進入了裘德森創辦的公司(即現在大名鼎鼎Talon拉鏈公司)。桑貝克憑借過硬的技術,以及廠長女兒的青睞(後來娶了她為妻),順利當上了公司的首席設計師。1911年,桑貝克的妻子不幸去世,他從此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並在1913年冬天成功改進了裘德森的「緊扣鎖」,推出了第一款現代拉鏈Zipper。
桑貝克主要改進了拉鏈的耐用性和流暢度:用延展性好的紡織帶做背布,每英吋拉鏈的齒牙數量,從每隔6.4毫米一個增加到了每2.5毫米一個,並用滑塊將它們組合在一起。1917年,桑貝克申請了專利,並開發了量產拉鏈的scrapless機器。
這種裝置真正被大量推廣,則要等到一戰期間。美軍將它們縫到了軍服和軍靴上,尤其是海軍的服裝,這樣士兵們就能迅速穿好全套服裝了。戰後,這種方便的配件迅速在民間傳播,越來越多老百姓將它們運用到自己的服裝、鞋子和其他產品上,時尚界的設計師們也開始做起了它們的文章。到了今天,我們似乎難以想像沒有拉鏈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不銹鋼
一戰時期,英國軍隊發現士兵們的槍有個大問題:在高密度重複射擊時,槍管會因為子彈的摩擦和熱量而扭曲變形。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英國軍方委託英國Brown-Firth研究室的亨利·佈雷利(HarryBrearley)研製更堅硬的合金。
剛開始,佈雷利嘗試在鋼裡面添加鉻,但並不太成功。他把製造出的合金廢料扔到院子裡的垃圾堆上,結果發現,過了很久之後,這些鉻鋼廢料居然一直沒有生銹。儘管佈雷利最後也沒為軍方解決槍管問題,但他從此發現了不銹鋼的秘密配方。
1913年,佈雷利以Staybrite的牌子,向市場推出了不銹鋼。1915年,佈雷利申請了專利,並拉來贊助,與幾個發明家一起創立了美國不銹鋼公司(AmericanStainlessSteelCorporation)。
不銹鋼最初被用於新式飛機引擎。戰爭結束後,又被餐具和醫療器械製造商看中,從此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1929年,在大蕭條來臨之前,美國市場上已經售出了超過25000噸不銹鋼。它在國外也非常流行,比如,當年倫敦的Savoy酒店就用它來打造大門外的遮蓬。
茶包
雖然傳統茶客並不認可茶包這種喝法,認為其既不風雅,也難以喝出茶的原味,但這並不能阻擋茶包的普及。
1904年,紐約茶葉商人托馬斯·蘇利文(ThomasSullivan)為了節約推廣成本,將碎茶葉分成一個個小堆,裝在真絲小袋裡供顧客試嘗。收到這些古怪的小袋子後,一位顧客將它直接丟進了燒開的茶壺裡,發現效果還挺不錯,清洗起茶具也方便多了,於是跟蘇利文訂了更多茶葉。茶葉送來後,顧客發現這些茶葉是散裝的,並沒有像樣品一樣包進小袋裡,大為不滿,要求換包裝。從此,越來越多顧客要求蘇利文賣給他們小袋泡茶。這位商人嗅到了商機,將絲綢換成便宜而且透氣些的紗袋,大量生產袋泡茶,由此獲得了不菲的利潤。
一戰時期,德國Teekanne公司借鑒了這個創意,為前線戰士提供裝在小棉布袋裡的茶包,並稱它們為茶葉彈「teabombs」。雖然棉布多少影響了茶葉的風味,但這種做法受到了很大歡迎。也為茶包日後的普及埋下了伏筆。
後來,茶包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流行,它的材質和形狀也得到了各種改進:棉布被換成了熱封粘合的濾紙袋、尼龍布等,形狀也花樣百出,從單紙袋狀變成了折疊雙袋狀、枕頭狀、圓形和金字塔形等。所有這一切,都只為了一個目的:減少包裝帶來的氣味,讓茶葉得到充分浸泡,提供更令人愉悅的喝茶體驗。
衛生巾
從古代開始,如何從容對付月事的光臨,一直是婦女們頭疼的事情。從古埃及用的紙莎草、動物皮毛,到近代人用的布帶、海綿,她們始終沒有找到太優雅的解決方案。
直到1914年,美國一家叫金伯利(Kimberly-Clark)的制紙公司在考察歐洲紙漿廠和種植園時,發現了一種名為Cellucotton的纖維材料。它吸水性比棉花強五倍,而成本還不到棉花的一半。金伯利公司將這種材料帶回美國,註冊了商標。美國1917年宣戰後,該公司立刻以每分鐘380-500英尺的速度生產用Cellucotton做材料的醫用敷料棉墊,並大量投放戰場。在棉花急缺的戰時,這種敷料受到了極大歡迎。
法國護士們最先發現,這種吸水力強,柔軟潔淨的紙墊除了給傷員包紮外,還有更妙的用途。英國和美國的護士也迅速跟起風來,用它解決每月的個人衛生問題。
戰爭結束後,金伯利的醫用敷料賣不動了。公司從軍隊手上回購了成噸的敷料,開始琢磨賣給誰好。1920年,金佰利公司正式推出名為Kotex(cotton棉花+texture質地的合音)的衛生巾。它是用Cellucotton纖維加細紗布,由威斯康辛州一座木房裡的女工手工生產的。
可惜,Kotex一開始的銷路並不好。因為大眾媒體不願意刊登它的廣告,姑娘們也羞於跟商店售貨員買這種產品。金伯利公司只能說服商店在櫃檯放個錢箱,讓女顧客們偷偷地自助購買。直到1926年,美國蒙哥馬利百貨首先打破禁忌,將Kotex衛生巾擺到了貨架上,它才光明正大地成為了一種正常的日用商品。
紫外線燈
1918年冬天,在飢寒交迫中,柏林一半的兒童都患上了佝僂病。這是一種專門襲擊低齡兒童的疾病,讓他們骨頭髮軟、肌肉鬆弛,嚴重的還會產生骨骼畸形,影響呼吸消化系統和智力發育。當時,人們對這種莫名的疾病一籌莫展,都以為是營養不良引發的。
當時,一位名叫科特·豪欽斯基(KurtHuldschinsky)的兒科醫生發現,患上佝僂病的小病人臉色都非常蒼白,似乎長期缺乏日照。於是,豪欽斯基做了個有創意的實驗,他讓四位年輕病人每天照發出紫外線光的石英汞弧燈。慢慢地,幾位病人的骨骼越來越強壯。1919年夏天到來時,他便讓病人們全部坐到門廊上曬太陽,結果病人們好轉得很快。
豪欽斯基將研究結果發表在了專業期刊上,得到熱烈的反響。在陽光稀少的日子,德國各地的孩子們都開始接受紫外燈照射。德國德累斯頓市的兒童福利部門甚至把街燈都拆了,換成紫外線燈來治療兒童。
當時,人們並不明白紫外線是怎麼在人體內發生作用的。後來研究者才發現,紫外線的照射能促成人體自然合成維生素D,而這是決定鈣能否被吸收和利用的重要角色。對於膚色淺的人來說,照射20分鐘太陽,就足以讓人體內的維生素D達到平衡狀態,多餘的維生素D則會降解掉。膚色深的人則要多曬3-6倍的時長。
防毒面具
1915年4月,德國軍隊在比利時Ypres戰場上首次使用了毒氣彈,這種殺傷力巨大的武器讓聯盟軍苦不堪言。一開始,士兵們只能靠尿濕的布片或手帕來抵禦,效果可想而知。在這種緊迫形勢下,來自紐芬蘭的醫生剋拉尼·麥佛森(lunyMacpherson),開始研發能過濾毒氣的裝備。
麥佛森以德國俘虜戴的頭盔為原型,增加了一片帆布做的頭罩,上面有兩片可視窗和一根呼吸管。整個頭盔事先用化學物質處理過,能吸收毒氣彈中的氯氣。再後來,它又得到了改進,用軟管連上了一個裝有毒氣吸收材料的錫罐。這是全世界第一款頭盔式防毒面具,很快便被英軍採用了。
後來,軍方又開發了給軍犬、軍馬專用的防毒面具。
同期,另一個人也在琢磨毒氣的問題,他就是英國化學家哈里森(EdwardFrankHarrison)。哈里森很小的時候就對化學藥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從14歲開始先後贏得過不少獎項,後來成為了一所實驗所的所長。一戰爆發後,45歲的他懷著一腔熱血去參軍,結果因為年齡問題被打發回來。1915年,德國開始用毒氣彈後,由於自己的化學特長,哈里森終於被招募到英軍的隊伍中,尋找對抗毒氣彈的方法。
哈里森構思的是一種盒式呼吸器,同樣由頭盔加帆布面罩構成,有兩個可視鏡片和一根呼吸管。47歲時,哈里森患上肺炎去世。一周後,一戰宣佈結束。戰後,丘吉爾給哈里森的遺孀寫了封致謝信:「多虧了他,我們的軍隊才能在德軍的毒氣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他本因自己的功勳被升為準將。」
到了今天,防毒面具早已被應用在各種行業,材質也得到了不同的改進,但其基本原理和外形還是跟它們的老祖宗差不離。
飛行降落傘
降落傘的概念,傳說公元九世紀的時候就有了,是阿拉伯人最先發明的。1485年,達芬奇在米蘭畫出了降落傘的草圖。三百多年後,法國發明家布蘭查(JeanPierreBlanchard)穿著降落傘從破裂的熱氣球上跳了出來,並成功著陸(他幾年前曾讓狗穿著降落傘跳下去做過實驗。)。然而,直到一戰前夕,飛機上都是沒有配備降落傘的,如果遇到事故或被擊落,飛行員只能悲壯地跟飛機共存亡。
斯洛伐克發明家斯蒂芬·巴尼克(tich,移民到美國後,一直在賓夕法尼亞州的煤礦當工人。1912年,他目睹了一架飛機的墜毀,深受震驚,決心發明一種能讓飛行員逃生的降落裝置。
由於飛機的體積狹小,巴尼克設計了一款可以直接穿在飛行員身上的降落傘,就像個提到腋下撐開的大傘裙。1913年,他親自穿著降落傘,爬到華盛頓美國專利局對面一座15層樓的頂部,跳了下去,沒事!於是他申請了專利。1914年,他又親自從一架飛機上跳了下來,還是沒事!於是,巴尼克將專利捐贈給了美國軍隊,在一戰中挽救了許多美國空軍飛行員的性命。
飛機通訊
一戰開始時,前線的通訊方式非常有限。那時候已經可以用電話通訊了,但前線的電話線纜經常會被大炮或坦克打斷,德國人還發現了竊聽英國電話的方法。至於其他手段,比如騎馬或摩托車的傳令兵、信鴿、信號燈、旗語甚至是傳令狗等,使用起來都很不方便。因此上了天的飛機,更是孤立無援,飛行員們的通訊方式非常原始,只能靠打手勢和喊叫跟地面或其他飛行員溝通。
美軍和英軍決定改變這種局面,先後研發起了飛機上的雙向無線電聯絡裝備。其實在那時,無線電技術已經存在,但裝備都笨重得很,用起來很不方便。
1916年,英軍在布魯克蘭和比金山的研究首先有了突破,飛行員之間成功地互發了第一份電報。1917年,第一次有飛行員將聲音從天空傳送到了地面控制台。
歷史學家斯托勒(KeithThrower)在論文「BritishRadioValves:TheVintageYears-1904-1925」中寫到:「在早期,人們嘗試在飛機上安裝無線電話,但是受到了引擎噪音的嚴重干擾。後來,帶有內置麥克風和耳機的頭盔發明後,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戰爭結束後,這種技術迅速投身民用市場,讓空中交通也能像地面上一樣方便地管制了。
冷凍血液庫
一戰時期,由於失血過多而死去的傷兵不計其數。當時,英國的軍醫在實踐中,成功發現了輸血搶救的方法,挽救了不少生命。但是,輸血僅限於人與人之間直接進行,實施起來比較困難。
1915年,紐約的路易森醫生發現,檸檬酸鈉能夠防止鮮血凝結變質,這讓間接輸血得以實現。同年,查理德·威爾醫生又發現冷藏能讓鮮血保存更長時間。
在前線的美國軍醫奧斯懷·羅伯森琢磨,要是能讓傷兵大量運來前,儲存足夠的鮮血,那就能救更多人了。1918年,在西線戰場上,他用檸檬酸鈉和葡萄糖讓鮮血品質穩定下來後,成功地用冷藏保存了21天的血液,挽救了手術病人的性命。從此,第一所血庫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