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統一戰爭的詳細過程如何?最後結果怎麼樣?

德意志統一戰爭的詳細過程如何?最後結果怎麼樣?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德意志統一戰爭的詳細過程如何?最後結果怎麼樣?

德意志的統一按時間順序可分為三部曲:首先,沒有子嗣的丹麥國王弗雷德裡克七世病故,緊接著1864年爆發普丹戰爭;接著,意大利統一運動提供了出兵的借口,1866年普意聯手攻打奧地利,史稱普奧戰爭;最後,西班牙欲引入德意志的霍亨索倫家族,封為西班牙國王。此舉致使法國為擺脫被霍亨索倫勢力的包圍,遂向普魯士宣戰,於1870-71年爆發普法戰爭。普魯士贏下了所有三場戰爭,意味著1815年和約簽字方中已無任何一方支持奧地利在中歐的利益,整個德意志只接受普魯士的君主統治。自此,奧地利帝國不再也無力干預德意志事務。

戰爭過程

三部曲的首個機會來自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問題。1863年11月15日,克裡斯蒂安九世成為丹麥國王,兼任石勒蘇益格(Schleswig)和荷爾斯泰因(Holstein)兩公國的公爵。3天後的11月18日,丹麥國王簽署十一月憲法,宣佈石勒蘇益格併入丹麥。德意志邦聯視此為違反了1852年《倫敦議定書》中所強調的對丹麥不得合併此兩處獨立公國的規定。此外,兩公國的人口也有不屬於丹麥的特質:荷爾斯泰因的大部分人口為德裔並在日常生活中說德語;而石勒蘇益格的人口則更加複雜,有很可觀的一部分丹麥裔少數民族。德意志邦聯曾作過多次外交努力以促使丹麥廢棄十一月憲法,但均告失敗,遂於1864年2月1日普奧聯軍越境進入石勒蘇益格,與丹麥交戰。起初,丹麥試圖倚仗在維京時代修築起的地面防禦工事,但事後證明這些工事毫無作用。丹麥完全抵抗不了普奧聯軍,同時又指望不上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任何支援(由於此次丹麥屬明顯違反國際條約)。普魯士在此戰和兩年後的普奧戰爭中全軍配備了史上首款旋轉後拉式手動槍機的來福槍。這款來福槍使得普魯士士兵可以在臥倒匍匐時射擊和填裝子彈,且一次就能填裝五發,與普軍相比,丹麥士兵使用的依然是老式火槍,填裝子彈時人必須站立起來,豎直槍管後子彈由槍口塞入,且只能填一發打一槍。普丹戰爭最終以普奧聯軍的勝利而告終,於1864年10月30日簽署的維也納和約中,將石勒蘇益格交由普魯士管轄,由奧地利管轄荷爾斯泰因。

1866年,在新成立的意大利的策應下,俾斯麥製造外交局勢,聲稱夾在石勒蘇益格與普魯士之間的荷爾斯泰因理應歸屬普魯士,激怒奧地利先行向普魯士宣戰。1866年4月,普魯士派代表前往佛羅倫薩,與意大利達成密約--雙方將相互策應,協同攻打奧地利。翌日,普魯士駐法蘭克福代表向議會提交一份計劃,呼籲通過直選和普選組建一個全國議會和一部全國憲法。不少德意志自由派人士對此項計劃的正當性持懷疑態度,認為此計劃純粹就是為了提升普魯士的實力。

站隊:1866年4月21日,新組建起的意大利軍隊進犯奧地利的蒂羅爾和威內托邊境。消息傳至維也納,使得法蘭克福那邊僵持著的有關全國憲法爭吵暫且擱置。儘管呼籲各方保持克制和冷靜,但意普奧三方都在籌備接下來的武裝衝突。5月1日,威廉一世授予毛奇全權指揮軍隊,第二天施行全國總動員。

邦聯議會中,中等面積的邦國反對出兵參與衝突,如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黑森、薩克森-魏瑪、薩克森-邁寧根、薩克森-科堡和拿騷公國。俾斯麥為尋求這些邦支持普魯士,向它們作出了一系列頗具誘惑力的承諾,但卻遭致各邦政府的回絕。這樣一來,普魯士只爭取到梅克倫堡-什未林大公國和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國(兩者毗鄰勃蘭登堡,軍事與政治實力非常弱),還有國外的意大利。

而與此同時,社會和政治界中開始出現了反對普魯士強權手段的聲音。反對方遍及德意志各邦的城市委員會、支持統一的自由派議員、以及那些看重統一能帶來豐厚利益的大小商會,它們反對普奧之間發生戰事:雙方的任何衝突不會帶來利益,只會讓各邦王室漁翁得利。民意觀點也趨向於反對由普魯士主導的體制。萊茵河沿岸信奉天主教的民眾,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科隆等大城市和人口密集的魯爾河谷地帶的居民,仍繼續支持奧地利。到1866年春末,絕大多數重要邦國都開始反對普魯士以武力重組邦聯的努力。普魯士內閣始終認為只有靠以軍事為首的硬實力才能使德意志統一。而與此相反的是,法蘭克福議會中的自由派卻篤信統一仍可由各方坐下來商議來實現。

奧地利遭到孤立:雖然不少德意志邦國最初偏向奧地利,但在面對普軍時它們卻都採取守勢,沒能對普軍作多少有效抵抗。實際援助奧地利的只有薩克森。法國曾對奧地利承諾會適時給予某種形式的幫助,但事實上,法國的幫助不僅太晚,且力度也非常有限。使局勢對奧地利更為不利的,是奧南部邊境上意大利的進犯,奧地利不得不抽調兵力趕往威內托至亞得裡亞海,與意大利爆發第三次意大利獨立戰爭。在普魯士方面,通過克尼格雷茨戰役,普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要阻止俄國介入衝突去支援奧地利,能否快速停戰就顯得非常關鍵。普魯士通過戰爭,相繼吞併了漢諾威、黑森-卡塞爾市、拿騷公國和法蘭克福。黑森大公國失去了部分領地,但尚未喪失主權。美因河以南的三邦(巴登、符騰堡和巴伐利亞)各自與普魯士簽訂條約,支付賠款,同時被納入普魯士的勢力範圍。普魯士將勢力範圍組建北德意志邦聯,並將奧地利及其盟邦排除在外。

從此,奧地利再也無法繼續影響德意志諸邦,轉而將注意力投向巴爾幹。1867年,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與匈牙利達成一致,給予匈牙利王室同等地位與一定自治權之後,建立起共主邦聯形式的奧匈帝國。1866年8月23日,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布拉格條約》,象徵普奧戰爭結束。條約中對奧地利算是給予寬大處理,奧地利也大幅度調整其與新生的意大利之間的關係。雖然奧軍在戰場上大勝意軍,但基於普意戰前達成的承諾,條約規定奧地利將威內托割讓予意大利。實際操作中,奧地利先將威內托讓給法國,然後由法國轉交給意大利。法國對奧地利的遭遇表示同情,加上普魯士全盤否認戰前作出的承諾(1865年9月在比亞里茨的一次會議上,俾斯麥曾經向拿破侖三世明言,法國若能在普奧戰爭期間保持中立,那作為回報,普魯士會默許法國吞併普法兩國之間比利時和盧森堡的部分領土),導致了對普魯士的反感態度在法國蔓延。

奧地利戰敗後,北德意志邦聯擁有自己的憲法、國旗和政府行政機構。普魯士通過軍事打擊制服了奧地利,儘管如此,雖說這樣一來奧地利對諸邦的影響是去除了,但同時也無可挽回地造成了泛德意志統一勢力的分裂。大多數德意志邦國對普魯士的強權政治開始持反感態度。

截至1870年,歐洲政界普遍從普奧戰爭中得出了三點教訓:首先,舊有的聯盟和1815年劃分的勢力範圍很脆弱,一個強大的邦國憑借自身的軍事實力就能發起挑戰;其次,通過巧妙地運用外交手段,製造出使對方倍感不利的氛圍,引誘對方率先宣戰,然後便以外部侵略的受害者身份,謀求聯盟其他諸邦的幫助,合力對付對手;最後,普魯士的軍事實力已經遠超奧地利,各邦普遍承認只有普魯士才能保護它們免受外部勢力的干涉或威脅。在1866年,絕大部分的中等規模邦國都還抵制普魯士;可到了1870年,這些邦國不是被強迫,就是被哄騙著加入普魯士主導的協防聯盟。一旦歐洲外部勢力對聯盟中某邦宣戰,所有其他成員都將協助組織防禦。經這一手對歐洲事務的巧妙操縱之後,俾斯麥製造出了對法國十分不利的局面,接下來法國成了德意志眼中的侵略者,而普魯士儼然扮演德意志權利與自由的捍衛者角色。

法蘭西帝國皇帝恥辱般地被俘,法軍全軍覆滅,消息傳到了巴黎,一片混亂;反對拿破侖的勢力趁機推翻了政府,宣佈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最高司令部希望巴黎主動請求和談,不料新成立的共和國政府拒絕投降。普軍隨即對巴黎實施包圍並持續炮擊城內,直到1871年1月中旬才解除包圍,此時的巴黎已到了再也經不起轟炸的極限。1月18日,德意志諸邦王室和高級軍事將領聚集在凡爾賽宮鏡廳,擁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為德意志皇帝。隨後的5月10日,法國與德國簽訂《法蘭克福條約》,條約規定法國向德國歸還說德語的地區(洛林中說德語的部分區域,以及整個阿爾薩斯);法國須支付一筆巨額賠款,以人口多少計算,總額相當於1807年拿破侖一世搾取普魯士的那筆賠款數額;法國必須接受德國對巴黎和法國北方大部的管理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